建言献策
精准扶贫政协委员在行动之 关于推进教育扶贫的建议
来源: 竹溪政协
发布时间: 2016-07-29

县政协调研组

 

  实施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阻断贫困的关键举措,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

  一、实施教育扶贫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教育资源需求矛盾比较突出。目前,城区学校班级容量大、布局不合理等矛盾仍然存在,表现在:一是学校总量不足。据今年春季入学情况统计,城区2所中学共超规模招生1455人,6所完全小学超规模招生4498人,2所公办幼儿园超规模招生809人。如果现在的城市发展速度和现行国家生育政策等,3年后,城区部分幼儿将面临“无园可上”的问题;6-9年后,城区部分少年儿童将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二是分布不尽合理。城区中学集中分布在城北,幼儿园集中分布在城南,城东无中小学校。农村部分教学点撤并后,客观上带来部分小学生入学不便。三是师资结构失衡。据统计,城区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4岁,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仅6人,特殊教育、幼儿教师、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专业结构不匹配的矛盾比较突出。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问题仍得不到解决。一方面,村级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方法单一、学科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新招录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上岗后,因受学校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上岗不久就辞职,仅近三年辞职的就有140多名。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先天不足。我县仅有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因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重要任务仍然达不到省级示范性学校的最低标准的40%,无法满足中职学生、成人学历教育、社会短期培训的需要。

  二、推进教育扶贫的建议和意见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学校。根据现在的人口增长增长趋势,应对鄂坪、蒋家堰、龙坝、丰溪、水坪、汇湾等乡镇采到“宜迁则迁,宜建则建”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二是加快城区学校规划建设。根据城区现在的教育资源情况,应采取“两迁”、“两建”、“三扩”的思路对学校进行规划建设。“两迁”:迁建特校和城关九小;“两建”:建设思源学校和东城小学;“三扩”:扩建实验中学、城关二小和西关街幼儿园。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继续争取省新机制教师招录优惠政策,招录引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机制教师。二是适当增加县招教师名额,降低准入门槛(特别是学历门槛),定向招录一定数量的专科生到村级小学或教学点任教,在待遇上适度倾斜,确保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三是职称评聘优先。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将乡村教师单列,制定符合乡村教师特点的职称评定标准。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倾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基地、教学、科研、升学、就业”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关于贫困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资金,重视支持县职业技术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全县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打印 | 关闭 | 收藏
主办单位:政协竹溪县委员会 电话:0719-2726195
技术支持: 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5004607号 鄂公网安备 420324020001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24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