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筑牢信用“硬基础” 提升信贷“软实力”
来源: 竹溪政协
发布时间: 2021-08-05
 

(委员建言摘登)

 

一、推行信用惠企便民。县域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3.15金融消费权益日、6.14征信宣传日、9月金融知识宣传月等节点时段,大力开展“诚信文化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严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诚信万里行”等信用政策知识为主题,系列贴近企业、贴近群众的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专栏、微信APP等宣传方式和宣传渠道,大力褒扬诚信行为、鞭挞失信行为,有效提升社会各界的诚信意识。积极推广“信易贷”等系列“信易+”的信贷平台,大力推行“信用+融资”模式,让符合审批条件的企业享受“即可即时”惠企办理服务。创新适合群众发展传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产业、“短平快”项目的金融产品,组织小团队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深入群众中进行宣传,改“找我贷”为“给你贷”的金融服务模式,切实“上门”主动为群众解决“贷款难”,真正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实施信用培植工程。建议县政府牵头,由县人行组织各金融单位开展“绿色金融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信用培植工程”等重点金融项目活动,根据各金融单位推送的保障类企业名单,纳入“信用培植工程”,大力实施“一对一”的定向帮扶,从而形成“一企一策”专项融资方案。对符合“六项融资”要求的,应积极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重点保障类企业要建立“分片包点”的对接服务机制,采取集中营销、现场拉练等方式解决好企业融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普惠保障类企业,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和区域特点,推介“对路”的金融产品,适当降低授信准入“门槛”,提高企业获贷能力。同时,改进和提升对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实行信用修复流程透明化、便利化、高效化,有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对流动资金困难的企业,要联合协商进行“会诊”开出“药方”,帮助企业走出资金困境步入生产良性运转。

三、健全信用服务体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稳控,加快城乡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化解不良贷款。一是把好“准入关”。加大对“三农”企业、传统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的支持,逐步扩大对诚信度高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向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等限制发展的产业或行业提供贷款。二是把好“用途关”。严格执行贷款出口监控,坚持贷款合同面签制度,加强对贷款投向的监测和指导,杜绝所贷的款项用于非生产性支出和大宗消耗品种,确保资金真正用在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刀刃”上。三是把好贷后的“检查关”。对大额贷款要配备贷后管理专职的客户经理,主要是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处置,明确收贷责任、管户责任、经营责任和领导责任。对因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疫情等客观因素导致企业或群众暂时无法如期还款的,要纳入“服务方舱”,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按规定办理展期或延期,让企业和群众度过难关,打通信贷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以最实的信用基础,最好的信贷服务质量,最优的金融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打印 | 关闭 | 收藏
主办单位:政协竹溪县委员会 电话:0719-2726195
技术支持: 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5004607号 鄂公网安备 420324020001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240048